请输入关键字
预约
参观
top
民博观展记‖从色 型 开片中感受宁州逸韵
时间:2023.04.26

盛亮:文、图


由云南民族博物馆、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组织策划的“乡土云南”地方陶瓷系列展之:宁州逸韵——当代华宁陶艺术作品展,用流转于当代陶瓷艺术家手中的作品呈现了华宁陶的历史、特点和现状。

华宁窑

华宁窑与玉溪窑、建水窑等,同属云南的地方著名窑口,其高温釉陶釉色丰富且变化多样,较为常见的月白釉、绿釉、酱油、蓝釉、三彩釉、黄釉、乌金釉等釉色,特别以绿釉最具代表性,这也是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华宁陶品类繁多、造型简洁凝练、文化内涵丰富,在造型装饰形式美观的同时还具备实用功能,生活用器、陈设摆件、宗教用品和建筑陶瓷均有涉猎,门类之广是其他一般窑场所少见的,这也是华宁陶有别于其他窑口所具有的另一特点。

釉色

钧窑、汝窑两大名瓷素有钧、汝不分家的说法。特别是钧瓷得益于铜元素的有效利用,结束了南青北白的陶瓷格局。随着窑炉烧造技术的成熟发展,温度、气氛都能有效控制,汝窑本以铁元素还原发青绿色,气氛掌握不好会像耀州窑一样有时发绿色,有时发黄色,钧窑则相反,因为利用铜发色,氧化发绿色,还原则有因生成不同价的铜而发不同的釉色,这个在汝窑残片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华宁的釉色与钧窑系一脉相承,都是利用铜元素的不同价来发不同的釉色。

后来随着景德镇瓷业的兴起,当地高岭土的成熟使用,有意识地改变了胎体的硅铝比,同样伴随着窑炉结构的优化、坯釉原材料的细分、烧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各元素性能的经验性掌握和利用,特别是景德镇对炉钧的仿烧成功,对后来的广钧、宜钧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逐步对坯釉料元素性能的较充分掌握,结合生产工艺和效率的需要,釉料中逐步加入了更大量的溶剂,把石灰釉逐步变化成了石灰碱釉,既降低了烧成温度,也提高了发色能力和釉面光泽,同时带来了釉体的流淌、晕散等肥釉流淌效果,开片也由原来的金丝铁线变得比较细碎,甚至碎如蝉翼,这些特征,在清末民初的广东石湾、江苏宜兴、四川会理、玉溪华宁本土陶瓷身上都有充分体现。

展出作品:

器形

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变迁中,各地的器物或窑口的特点,都脱胎于时代,受主流审美的影响,每个窑口或多或少都会生产形制相似的的器形,以供当时的文人骚客赏用,建国之后,华宁有一大批技术人员到广东、四川、河北学习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器形,才形成了当下华宁陶类别多样的器形。

展出作品:

开片

唐宋时期的钧、汝窑虽也称瓷,但泥料多以一元乃至二元配方,坯体多为高硅低铝材质,大器不易成,膨胀系数大,易风惊,釉料多采原矿泥石,烧成温度高,有用元素含量变化较大,所以唐宋钧、汝器素有“钧不过尺”的说法,因为高硅低铝的胎体在高温冷却时由于石英晶型转变过程中带来的体积变化,容易造成炸瓷,所以大器难成,釉料同样如此,高硅低铝的釉料配方,往往伴随着膨胀系数大,张力低,所以均汝窑,乃至哥窑、龙泉窑等都有明显的釉面开片现象产生。华宁窑开片的产生也不外乎如此。


展出作品:

华宁陶的历史:

早在四五千年前,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周围依湖而居的人类就开始了陶器的制作,华宁海镜遗址、大石洞遗址就出土了具有装饰功能的比较精细的陶器,战国、汉代的滇文化里也不乏华宁陶的身影。南诏、大理国时期,玉溪华宁地区也出现了具有唐宋遗风的各色陶器。当然,最广为人知的还是元、明时期的青花陶瓷器,玉溪、华宁、易门都有烧制技术成熟的窑厂。明洪武年间更是吸引了景德镇的窑工,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碗窑村,掀起了华宁陶发展的又一幕风貌,在《重建慈云寺功德碑》中仅窥豹一斑。明末华宁陶受到“宜钧”和“广钧”的影响,色釉也开始大行其道,开始制作釉质肥厚,釉色丰富,有窑变的釉陶。石湾公仔也从这个时候对华宁的造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今日,清代华宁陶在质量、器型、品种、釉色上都有了质的飞跃,造型也是清中期典型的审美风格,也达到了一定的普及程度。在经历11年的“咸同事变”之后,佛道向来兴盛的云南,寺庙、经典、法器十不存一。直到光绪年间,中兴佛教,伽蓝再建,法席重开,彼时,生产建筑陶的华宁陶又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滇越铁路的开通,改变人们的生活的时间与空间,华宁陶又迎来了窑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民国罗养儒所著《云南掌故》中《滇中出产物品之丰富》一文记载:“如腾越方面之玉器、琥珀器,永北之珐琅器,个旧之锡器,东川之斑铜器,石屏之乌铜走银器,永昌之围棋子,苴却之石砚,鹤庆之绵纸,宁州之陶器,广南油笠,东川毡条,马落坡草帽,均著名于社会上也”,举此仅作尝鼎一脔,从中可体会到华宁陶的风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战火洗礼的华宁陶手工业者相较民国已大幅度减少,再加上佛、道陶塑神像,香炉、净水器、油灯等供佛用品,以及琉璃瓦的生产停滞,生活陶的粗制滥造,新型材料生活用品的广泛使用,再加上大量古陶的难以传世,依靠技艺家族传承的制陶业受到了进一步的冲击,华宁陶许多的传统技艺已慢慢散失。可尽管如此,华宁到广东、四川、河北学习先进的技术,习得先进的制陶工艺如注浆工艺,引进了推板窑烧造技术。80年代初,华宁陶传统手工生产工艺得到继续挖掘和继承,辅以新的工艺与创新,恢复发展了门类齐全的建筑陶、生活陶和工艺陶,让华宁陶发展潜力被再次激发。华宁陶将传统的制陶方式沿袭至今,汲取了中国历代陶瓷技艺的精华,并将这些精华融入了自己的“骨血”之中,才有了今天的华宁陶。